襄阳四中赋

      

名播九域[1],德曜三光。庞公故里,荆楚黉堂[2]。昭诲育乎四维[3],位神州之中境[4];固江山以八柱[5],同汉岘之本邦[6]。雏凤天歌,三面环水;龙门鳞摆,一山望乡。幸文曲恩光,照泮宫之发轫;培立家衿佩[7],贞教化于楚襄。亘历七十春韶景,芳播三千里汉江。皓月华星,蜚声于寰界;挹浆[8]瑶斗[9],躔度于穹苍。一城瑞色,百代鸿庠[10]。揽蟾宫之桂魄,集矍圃[11]之天香[12]

观夫德润紫芝,月折丹桂。云壤[13]交灵,车囊[14]悟慧。楼依城傍,借仲宣之赋才;岘枕江临,披神女之霞袂。秉学问之真,得玉英之美。四时诚勤,万卷撷萃。学成如九龙破壁,学府王府之毗邻;业授以百战争先,业丰德丰之溶汇。清风起,播求实之诲音[15];香草植,明至善之仁惠。

惟昔甲午肇源[16],更名记史。数易全称于襄阳,四校合并于辛巳[17]。立学开阔,兼怀修身才德;航母启征,教育接轨国际。共美浩浩银河,相逢莘莘学子。理真脉而耀三辰[18],汇名师而教万世。泛汉江之轻舟,瞻璇柄[19]之行纪[20]。五季开荣[21],千般养士[22]。最喜花廊穿越,驰骋宝思[23];妙观鳌署[24]环拥,芳菲桃李。冠春姚魏[25]之梁园,迎夏紫薇之佳丽。杉红[26]兰玉,载诗思之朦胧;樱海樟林,通花径之迤逦。白雪梅窗,夜笛韶绮[27]。伴晨星,升旭日。彩虹桥架,知行相成;劝学廊深,体用道立。观柽榉而志高举,凤舞鸾栖;揽冬青而心益清,云腾龙起。

青青子衿,赫赫邦瑞[28]。百花涵育于中外,参骞[29]聚星;一德所钦之校园,孟荀[30]泽霈[31]。谆谆慈教,乘风而动松竹;细细关怀,带月而谙丛荟[32]。身心行上品,崇善源渊;学教思相成,苦心良贵。孝睦[33]为先后进学,德才兼备方称最。河岳觉醒,有志竞奋而有为;明烛犀燃[34],无私炳琅[35]而无悔。

所知朴实治学,诚善为母。五育并举[36],刚毅始于藏修;八方交流,博雅从而建树。贵创新而衔羽[37],卓越追求;明师道以诲情[38],至善所属。礼敬人宗,仰窥鼻祖。缔结友好,四海之研精[39];办学联合,五洲之罄吐。传薪火以笃行,守初心以争路[40]。临江岘而奋励魁杰[41],报家国而感通肺腑。成就自我,振翅振藻[42]求真;清声灵雏,为国为民服务。世界冠军摇篮[43],明星巨匠反哺。奠基院士[44],科学研究之创垂;华夏雄风,奥林匹克之鸣舞。军政农商建功,会计史学砥柱[45]。甘霖符彩[46],艺坛之精英;北斗泰山,文武之星渚[47]。万树桃李,神州芳菲;一行凤龙,状元荆楚[48]。于是水映七彩而烁今,峰鸣九苞[49]而震古。

唯应不愧生涯,每思黉校。省域一流之塔尖,国家百强之骄傲。金粟云楼,雄姿仙貌。明德厚德立德树人;至善至美至真怀宝[50]。荆襄大楚,美玉存此间;兰质蕙心,壶冰[51]映年少[52]。科研芝比,玉麟[53]鸾凤之飞天;诗赋兰争,夫子太白之纵棹。胸怀天下,健体如钢;每念家国,抱膝长啸。轻装而从赋,赤金终耀九州;贞皓[54]而博通,素月常传一妙。红旗招展,周末之护航[55];驿站减压,良才之修造。熙熙部类,会当催青胜蓝;处处秀发,斯乃因材施教。

此固学堂养正,秀木繁昌。春蚕起,乳燕翔。同捷骐骥[56],不负青阳[57]。灯羡囊萤之胤[58],馆高玉牖[59]之芒。苦读闻桂香,快哉好风金秋送;授业凭挚爱,允矣[60]师者玄发[61]霜。追求卓越之校友,自强不息之栋梁。入深山支教[62],为慈善奔忙。割皮捐髓,救父感天地[63];返校回馈,知恩绘锦章[64]。好人先锋,德自心内[65];公益师楷,国多飞凰。笑对蹇难,青云志不坠[66];功崇奉献,华胄行健强。登新时代之轮,争华夏一流而破浪;握中国梦之钥,入星河万里而宇航。

诚然学海珠母[67],书山桂宫[68]。德泽于日际[69],叶遍于区中[70]。循循诱人[71],师明不教之深意[72];阵阵香至,生赴凌寒之梅红。素养超腾,学科百种竞赛;青锋出鞘,研创一流争雄[73]。且复列树开枝,首因先生之师表;任凭经天纬地,俱念母校之元功[74]。展超卓于教法[75],脱蒙昧而奔虹[76]。当为国祚民族,立言徯志[77];恒强文化素质,陶育[78]钦隆。腾腾云出,心追凤龙而在望;岁岁香至,花绽桃李而无穷。

(依中华通韵,以“襄阳最美,母校日隆”为韵) 

注释:

[1]九域:《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绥爰九域,罔不率俾。”李善注:“薛君曰:九域,九州岛岛也。”

[2]黉堂:学堂,学校。《后汉书·儒林列传上》:“顺帝感翟酺之言,乃更修黉宇,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

[3]四维:东、南、西、北四方之隅。《西游记》第六回:“天王各居四维,众天兵各挨排列阵去讫。”

[4]中境:犹中土,指中原地区。《魏书·礼志一》:“正位中境,奄有万方。”襄阳古属南阳郡,是传统意义上的神州腰膂,华夏中部。

[5]八柱:古代神话传说,地有八柱,用以承天。《楚辞·天问》:“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6]本邦:故乡,故国。《后汉书·蔡邕传》:“昔韩安国起自徒中,朱买臣出于幽贱,并以才宜,还守本邦。”

[7]衿佩:青年学子。《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毛传》:“佩,佩玉也。士佩瓀珉而青组绶。”

[8]挹浆:舀取酒浆。《诗经·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9]瑶斗:北斗七星。

[10]鸿庠:著名的学府。庠,古代学校。明无名氏《四贤记·赴选》:“那公子是个大器呵,鸿庠文彦,端的是王家桢干。”

[11]矍圃:借指学宫。清钱谦益《邹孟阳六十序》:“往吴越之间,以文章声气相慕说者,凡十余曹;四十年来,如矍圃之观人,去者已过半矣。”

[12]天香:桂、梅、牡丹等花香。宋朱松《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仙姿不受凡眼污,风敛天香瘴烟里。”

[13]云壤:天地。唐韩偓《春闷偶成》诗:“阡陌悬云壤,阑畦隔艾芝。”

[14]车囊:比喻勤学苦读。《晋书·车胤传》:“﹝车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5]诲音:教导的话。宋苏轼《回答馆职启》:“某方此赐环,遽承枉驾,沐诲音之已厚,愧驰谒之未遑。”

[16]甲午肇源:1954年4月,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襄阳四中的前身“湖北省襄阳高级中学”开工建设。

[17]数易全称于襄阳,四校合并于辛巳:学校创始命名为“湖北省襄阳高级中学”,1956、1979、1983分别更名。2001年为辛巳年,襄樊四中、襄樊市体育运动学校、襄樊市第二十二中学、襄城东街小学四校合并为“湖北省襄樊市第四中学”。

[18]三辰:指日、月、星。清唐孙华《进呈御览诗一百韵》:“紫极三辰正,黄图九域清。”

[19]璇柄:北斗七星的斗柄。宋范成大《夜行上沙见梅记东坡作诗招魂之句》:“苏仙上宾天,妙意终难陈。璇柄忽倾堕,晓岚愁翠昏。”

[20]行纪:行程。唐司空图《江行》诗之一:“行纪添新梦,羇愁甚往年;何时京洛路,马上见人烟。”

[21]开荣:(草木)开花。南朝梁萧统《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朏魄双交,月气参变,开荣洒泽,舒虹烁电。”

[22]养士:培养人才。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地之美者善养禾,君之美者善养士。”

[23]宝思:赞美之词,多以称扬人的襟怀、谋划、文思等。南朝梁沈约《高松赋》:“擢柔情于蕙圃,涌宝思于珠泉。”

[24]鳌署:古为翰林学士院,此指四中教学楼等建筑。宋陆游《真珠帘》:“镜里新霜空自悯,问几时,鸾台鳌署。”

[25]姚魏:“姚黄魏紫”的省称,亦泛指牡丹花。宋范成大《书樊子南游西山二记》诗:“仙山草木锁卿云,不到花平不离尘。十丈牡丹如锦盖,人间姚魏却争春。”

[26]杉红:世界珍贵树种北美红杉。四中有百余种花木,包括台湾杉、榉树、红果冬青,朴树、楸树、木瓜、枇杷等,四季见绿、多姿多彩、有花有果,共同营造了一个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美好花园。

[27]韶绮:指美好的青年时代,青年时光。徐珂《清稗类钞·狱讼·庞锺焕控金菊如案》:“庞周氏貌尚端庄,年非韶绮。”

[28]邦瑞:国家的祥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言既身文,信亦邦瑞,翰林之士,思理实焉。”

[29]参骞:孔子的学生曾参和闵子骞的并称。这里指四中的莘莘学子。《隶续·汉安长陈君阁道碑》:“行同参骞,以身率下,非礼不言。”

[30]孟荀:孟子和荀子的并称,此指泰山北斗般的名师。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研夫孟荀所述,理懿而辞雅。”

[31]泽霈:恩惠普施。前蜀杜光庭《马尚书醮词》:“泽霈幽明,事均今古。”

[32]丛荟:丛生、茂盛的草木。晋郭璞《客傲》:“拔文秀于丛荟,荫弱根于庆云。”

[33]孝睦:孝顺而敦睦。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孝睦着于乡闾,忠谅彰乎邦邑。”

[34]犀燃:犀燃烛照犹犀照牛渚,用来形容能够洞察事物、明察秋毫的能力。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篇弹词》引子:“物态描摩疑鼎铸,人情刻镂胜犀燃。”

[35]炳琅:见“炳朖”,亦作“炳朗”“炳烺”,光辉照耀。三国吴佚名《天发神谶碑》:“上天宣命昭太平,文字炳朖。”

[36]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身、美育浸润、劳育淬炼。

[37]衔羽:《韩非子·说林下》:“鸟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将欲饮于河,则必颠,乃衔其羽而饮之。”后用为相助之典。

[38]诲情:教诲以真情相待。《宋书·谢灵运传》:“载十二而谓纪,岂蜀灭而吴安。众咸昧于谋兆,羊独悟于理端。请广武以诲情,树襄阳以作藩。”

[39]研精:精心研究,深入思考。章炳麟《正学报缘起》:“若其研精覃思,则专门之学,斯固未暇。”

[40]争路:赶路,征途。北周庾信《咏画屏风》诗之一:“归鞍畏日晚,争路上河桥。”

[41]魁杰:杰出,亦指杰出的人。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三年》:“为之魁杰,至自称‘定策国老’,目天子为门生。”

[42]振藻:显扬文采。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

[43]世界冠军摇篮:四中体育部培养了黄秋爽、王宗源、闫子贝、王子凤、莫婉玉等世界冠军。

[44]奠基院士:1957届校友熊有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器人研究的奠基者。

[45]会计史学砥柱:1960届校友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第一人,其著作《会计发展史纲》填补了中国会计教材空白。

[46]符彩:文艺才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47]星渚:银河中的小洲,亦指银河。唐陆龟蒙《上云乐》:“便浮天汉泊星渚,回首笑君承露盘。”

[48]一行凤龙,状元荆楚:建校70年来,襄阳四中多名学生在全省高考中夺得文、理第一名。

[49]九苞:凤的九种特征,后为凤的代称。唐李峤《凤》诗:“九苞应灵瑞,五色成文章。”

[50]明德厚德立德树人,至善至美至真怀宝:明德楼、立德楼与厚德楼,三栋教学楼强调立德树人;至善楼、至真楼与至美楼,三栋综合楼突出修身立品。

[51]壶冰:玉壶盛放之冰,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回诸郡守冬启》:“雷动声名,丽晓旌旗,照映壶冰之洁。”

[52]荆襄大楚,美玉存此间;兰质蕙心,壶冰映年少:三栋男生宿舍楼荆玉楼、楚玉楼、襄玉楼以“玉”命名,三栋女生宿舍楼兰心楼、兰蕙楼、兰质楼以“兰”命名,寄托着“君子如玉,女子如兰”的美好寓意。

[53]麒麟的美称。唐陆龟蒙《四明山诗·樊榭》:“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至今山客说,时驾玉麟归。”

[54]贞皓:纯洁清白。清王诒寿《九招》:“且夫鼹鼠勺饮,不须江河,一人之身,所糜几何?徒累贞皓之德,或贻争攘之戈。”

[55]红旗招展,周末之护航:指特色党建品牌“党员护航快乐周末”。每到周末,学校党员志愿者全程陪伴,为不回家的学生保驾护航。

[56]骐骥:骏马,这里指优秀的学生。战国屈原《楚辞·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57]青阳:春天,也指青春年少的面容。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青阳开动,根荄以遂。”唐李贺《赠陈商》:“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58]灯羡囊萤之胤:晋朝人车胤,捉萤成灯,晚上仍旧勤学不辍,他若到四中来,必然会羡慕这里的夜晚明亮如昼的学习条件。

[59]玉牖:窗户的美称。校图书馆楼高窗阔、阳光普照、窗明桌净,学习环境一流。

[60]云矣:信矣也。《诗经·小雅·车攻》:“允矣君子,展也大成。”笺:“允,信。”集传:“信矣其君子也。”明袁凯《送贡先生入闽》“允矣夫子,何时可忘。”

[61]玄发:黑发,指少年。唐·宋之问《入泷州江》:“诗镜愁玄发改,心负紫芝荣。”

[62]入深山支教:2007届校友鞠彬彬支教贵州深山。

[63]割皮捐髓,救父感天地:2012年全国最孝顺高考生张子龙,高考前捐髓救父;2018级“荆楚楷模”王子豪,割皮救父报答养育恩。

[64]返校回馈,知恩绘锦章:诸多校友感恩母校,支持母校。如1987届校友黄胜捐资千万,以恩师之名设立张正林教育基金,回馈母校;王姗月,创立云毅慈善基金会,坚持每年为120名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2016届毕业校友成立的大樱桃公益组织,启动“十年十首歌计划”感恩母校,等等。

[65]好人先锋,德自心内;公益师楷,国多飞凰:指校友奔忙上海世博会、武汉军运会,入选“中国好人榜”。如2013届校友张梦情,积极投身公益,为全国7000多人次高中学生提供辅导和支持等等。

[66]笑对蹇难,青云志不坠:2016年全国“最美中学生”张楚豪,笑对磨难彰显风采。

[67]珠母:能产珍珠的蚌。这里指四中是培养卓越人才的摇篮。唐杨衡《送孔周之南海谒王尚书》诗:“潮尽收珠母,沙闲拾翠翎。”

[68]桂宫:南朝梁沈约《八咏诗·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生白露。”

[69]日际:日所照临之区,亦指东方极远之地。三国魏曹植《玄畅赋》:“絙日际而来王。”

[70]区中:人世间,这里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迫区中之隘陜兮,舒节出乎北垠。”

[71]诱人:循循诱导教育。《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72]师明不教之深意:明师深谙“不教”是目标和方向。

[73]学科百种竞赛,研创一流争雄:襄阳四中始终坚持素质教育,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为主线,问题为主轴”的教学原则,坚持推进高效课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开展丰富的竞赛和活动,异彩纷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成就。

[74]元功:大功,首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上》:“将定国家之大业,成天地之元功也。”

[75]教法:教义,教理,教育方法。明焦竑《玉堂丛语·讲读》:“教法严毅,虽诸王子,有弗若教者,或击额以管。”

[76]奔虹:飞翔的彩虹之光。洪周禄《烟水亭歌》:“禅天龙护走奔虹,仙径烟霏盘紫电。”

[77]徯志:待命承志。《书·益稷》:“惟动丕应徯志。”

[78]陶育:谓教化培育。《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爰及于恪,生长王国,陶育圣化,致名英伟。”

 

作者简介

王宇飞,男,80后,襄阳四中校友,武汉大学硕士。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辞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襄阳市作协副主席,襄阳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在《人民日报》发表文艺评论多篇,有辞赋作品编入大学教辅,多篇辞赋作品在省内外发表、获奖、勒石,汇编入集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