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晚,襄阳四中新校区装修一新的至美楼报告厅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八时许,我们迎来了一位重量级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成教授,他在这里给我校高三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励志讲座。校长李静老师主持了整场报告会。
活动现场
李建成院士围绕青少年成长、科学家轶事与科学发展和武汉大学巡礼三大内容展开了他的报告。简短开场后,李教授先从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谈起,勉励同学们要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对立志、兴趣、坚持、勤奋等四个方面有深刻的认知并做好相应的准备,紧接着列举了不少科学界名人轶事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论证与探讨,如著名天体物理学家、“脉冲星之母”乔瑟琳·贝尔教授被诺贝尔奖忽视仍毫无怨言,默默钻研;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拉塞尔·赫尔斯坚持不懈地深入研究,首次发现引力波存在的间接定量证据;尼古拉·特斯拉凭借纯粹的兴趣刻苦钻研,最终收获了700多项发明;“最富有的学者,最博学的富豪”亨利·卡文迪许虽为贵族,却一生淡泊为科学,测出了引力常量,也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等等。李教授还介绍了数字与数字化简史,向大家描述了当前的数字科技革命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展示了数字化在货币金融、农业、医疗、建筑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李院士热情洋溢地讲述着前沿科学的发展,孩子们认真聆听,驰骋于科技的海洋
李教授向在座同学介绍了武汉大学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争创一流的学科发展,并借助数据直观展示了当前武汉大学的综合实力:12个学科门类百花齐放,6大学部齐头并进,共有34个学院(系),123个本科专业,有10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排名第八位,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共计19个,位列全国第七位,27个学科进入QS第十次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前300位。李教授还重点介绍了地球物理学和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状况,欢迎有志青年积极报考。最后,李教授特意强调一代一代武大人秉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武大精神,为民族解放、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勉励我们中学生也要有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成就最好的自己,服务祖国和人民。
李教授介绍武汉大学基本情况,孩子们陶醉于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人文底蕴
2021届高三近五百名学生代表现场聆听了报告,还有不少同学围绕地理科学、科学家的人文关怀、理想与现实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询问与探讨。最后,报告在全体同学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李建成院士是中国著名的大地测量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副校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他长期致力于地球重力场领域的研究,是我国精密大地水准面理论研究和工程化应用的开拓者,实现了大地水准面从理论到工程化应用的重大跨越。创新性地提出用数字高程基准取代传统水准标石建立并维持国家现代高程基准,实现了传统高程基准建立和维持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引领了我国现代基准建设。解决了精密大地水准面确定的多项理论和技术难题,完成了从米级到分米级、到厘米级、再到亚厘米级三次精度提升,使我国在该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果已规模化推广应用到200多个省、市、区域的数字高程基准建设工程。他著作颇丰,发明奖励众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10日由其主持完成的“中国高精度数字高程基准建立的关键技术及其推广应用”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建成院士的讲座是襄阳四中建校六十六周年系列活动之院士报告会部分,除此之外,我校还于10月8日分别隆重举行了总结表彰大会和高端教育论坛,并在会后进行了师生篮球和足球联赛,一系列精彩活动愉悦了全体师生的身心,也必将为我校实现新校区、新起点、新征程、新跨越注入更多能量!襄阳四中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撰稿:李厚刚 审核: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