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居家学习”系列之十:熊堂升,孩子写作业慢的深层原因探究及应对——疫情背景下的家庭教育

写在前面学习,发生在教室,还是发生在家里?都不对,发生在我们的认知里。延迟开学并不意味着延迟学习!

延迟开学的消息传来,大多数同学的反应是:短暂的窃喜+持续的恐慌。在非常时期面对开展网络学习面临学习方式带来巨大转变的实际,在家怎么高效学习如何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怎么有效调试自己的心态?我们想说:非常时期,居家学习,你可以的!为什么可以?如何学习?需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些都是技术活,需要聆听专业意见。为此,我们推出“非常时期居家学习”系列文章,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的真谛。也欢迎广大读者留言与赐稿,稿件请发送邮箱:289934652@qq。

  本期嘉宾:熊堂升

嘉宾简介:熊堂升,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7月生于湖北枣阳,1992年9月至1996年6月就读于湖北大学英语系英语文学教育专业,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9月至2001年6月攻读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英语文学教育专业和教管系教育管理专业双硕士学位,襄阳四中英语高级教师,学科骨干教师,襄阳四中十佳班主任,襄阳四中十佳师德楷模,襄阳市级优秀班主任。

 11.jpg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我家孩子每天晚上要熬到12:00多才睡”、“我家孩子写作业动作太慢,每天晚上催来催去都不睡”、“我家孩子学习很刻苦,天天都在写作业,可是成绩却一直上不去!”……

     咋一听,这些抱怨都有一定道理。一来,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二来,孩子动作慢,三来,正说明孩子学习刻苦。但这些“道理”或许只反映了问题的表象,问题的本质,则另有所在。试问,孩子的作业真的那么多吗?为什么别家的孩子可以轻松完成呢?“我的孩子又聪明,还那么刻苦,可学习成绩为什么老上不去呢?”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孩子写作业慢,也许潜藏着更为深层的原因。

01 孩子没有学会争分夺秒、不会合理分配时间

   一般说来,老师布置作业是根据一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进行的,而且也会对各个学科的作业量把握一个整体平衡。尤其是对于小学生和初一、初二的学生,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候,下午放学后布置的的家庭作业不至于多到让孩子们加班加点熬到半夜。家长们眼见的“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真多”,其实通过孩子时间分配方法的科学改进,是可以规避掉很大一部分的。

   以我教过的学生甲和学生乙为例。学生甲和学生乙从初中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就是同班同学,而且是某重点中学A班的学生。既然是A班的学生,学校对他们的要求肯定更高,每天的学习强度和作业量是更多的,晚上回到家里加班熬夜写作业应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事实上,甲、乙两位同学对于时间的不同利用方法决定了他们每天做作业的速度,乃至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学生甲上学就上学,放学就回家,晚饭后写作业,但是,作业每天基本上是勉勉强强完成的,而且有很多时候写作业写到晚上12:00还睡不下。而学生乙呢?那真叫一个见空插针,惜时如金。老师每布置完一门作业,他都会抓紧时间、从海绵里挤出时间来写。比如说,下课的时候别人玩十分钟,他只玩五分钟;中午他会利用午饭前后、午休前后的时间写作业;下午放学后,他会第一时间抓紧时间完成作业,然后才是玩儿,并且玩得是整块的大时间,玩得更爽,若是用来发展自己特别的爱好,音乐、电影、读书、编程,等等,也未尝不可。这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主动权,不光是学习上,而且是生活上。你问他作业多吗,他也说多。可就算是多,他总能剩下自己的时间,9:00 左右便洗漱完毕,在床上打开自己想看的书。学生乙对于时间的利用是充分的、高效的,甚至在历次大小型考试中,试卷写不完的情况都寥寥无几。从中可见合理的时间分配观的重要性。

02 孩子对家长有太强的依赖、“不会即问”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女儿今年读初一,学习成绩不怎么好,家长很苦恼,经常打电话向我寻求家庭教育方法。他跟我讲,孩子做作业太依赖父母,家长不在身边她就不好好做;家长不仅每天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做饭,还负责课业的辅导等。围着孩子转的时候,家长的自我便不那么容易保持。孩子写作业,一遇到题目不会,就去问爸爸、问妈妈。爸爸妈妈也急,孩子一问,就去解答,忙乎前忙乎后,有时甚至仅是为了一道很简单的作业题。这个过程里,时间自然是被损耗掉了,故她每天的作业,往往也写不完,偶尔到了晚上11:00。我对他说,家长的急切可以理解,却不用事必躬亲,更不能越俎代庖。作业拖拉、成绩不理想,则家长的方式就有理由改变了。

    我了解,学校有时会给家长布置任务,让家长对孩子的作业进行第一关的辅导。但是,辅导不等于包办。家长要不要管?要,而且要大管,不过必须是科学地管,引导式地管。我一直以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独立完成作业更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的职责是引导,而不是过多地参与,更不要去包办。孩子的职责是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当天的作业,至于作业正误对错应该由孩子自己去负责,更何况作业交上去之后老师还要批改订正。家长的职责是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好孩子的安全和正常的生活。在很多家庭,家长的越位是导致孩子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学习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家长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纠正。固然,“改革”有阵痛,走出舒适区不容易,家长刚“放权”,孩子不习惯,可能作业会错得多,可能每天写到比平时更晚……这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坚定信心,给孩子以信任、支持和鼓励,以“容错的空间”,若是当头冷水,或是责骂呵斥,孩子就有可能缩回刚迈出去的步子,再也不出来了。凤凰涅槃,要先在火中淬烈,而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家长的。

03 孩子时间观念淡薄,不知道“先苦后甜”

不少孩子身上有一种惰性,能推的事情就往后推,推不了了再去做,思想上压根没有提前完成的意识。要知道,这种惰性不是天生的,其养成与家庭或者说家长有着绝对的关系。如果孩子的父母雷厉风行、办事果断,那么在他们潜移默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大概率也是果敢决绝的干将。相反,如果孩子的父母做事拖拉、没有条理、优柔寡断,那么孩子也就倾向于没有太强的时间观念。

由此,我们不要去苛求和责备孩子作业总是做不完,为人父人母者,首先应该自我反思,从自己身上找一找原因,改正自己身上的一些欠妥做法和不良习惯,主动作为,给孩子树立榜样、做孩子思想的导师和行动的标杆!

04 孩子学习习惯缺失,良好习惯亟待养成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孩子们养成一个好习惯,这个好习惯会伴着他漫长的人生旅途,为他们的前进提供无穷的动力,影响他们做人做事的风格,甚至决定他们的人生。

    根据我自己多年的教学观察,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大致有以下十种:1.苦学无效;2.贪玩厌学;3.粗心大意;4.偏科;5.盲目学习;6.眼高手低;7.思想涣散、上课走神;8.情绪波动;9.不会思考;10.基础知识薄弱等。

    譬如说“思想涣散、上课走神”。上课走神是正常的,但是长时间的走神,或者说,意识到走神之后不能控制,那就不正常了。一般情况下,这是孩子注意力不够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初中阶段,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孩子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接触越来越广,会产生各种想法。而解决上课走神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跟孩子交流和谈心、多鼓励,让孩子明白当下阶段学习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因素。

    家长是孩子最贴心的人,为人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管家长工作有多繁忙,一定要抽出时间走近你的孩子,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用心发掘不良习惯的根本原因,做生活中的贴心人,做情感上的真心朋友。进而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不良习惯给孩子学习造成的障碍。

05 孩子在学校不好好学,在家里装模作样,糊弄家长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带过平行班、普奥班、特奥班、复读班、国际学校等,几乎所有的班型我都教过,也了解这些孩子的性格和习惯,他们之中,有刻苦用功型、灵活高效型、磨蹭拖拉型、敷衍应付型,还有一种叫“当面一套、背地一套型”。

    这种“当面一套、背地一套型”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糊弄。他们在学校里一般不会去专注听讲,而是上课喜欢走神儿,喜欢说话,喜欢做小动作,喜欢耍小聪明。而当老师走进教室,却表现得比谁都乖;一旦老师走出教室或是在自习课堂,他们往往是教室里最活跃的人。

    那么,这些学生会好好写作业吗?显然不会。但是回到家里不好交差呀,只能把书本和作业拿出来装模作样安静一整子,免于父母的责骂。“看!我的孩子多用功!”甚至要有家长这样夸孩子。再者,即使以后的考试考差了,家长也不会太怪罪他们,因为他们“很用功、很刻苦”!

    如果你的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做家长的一定不能仅看表象,而要深入根本。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跟各科老师沟通,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他们不仅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课堂表现。

06 基础薄弱型的孩子,家长要与老师保持信息的通畅

基础薄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可能是孩子早期贪玩的原因,也可能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但是,不管哪种原因,基础薄弱都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孩子并不是厌学,而是确实因为基础薄弱没有办法继续,上课跟不上,这个时候家长需明断问题的所在,可以找孩子的科任教师,或者自己身边信得过的老师帮助梳理、点拨。讲课一碗水,胸中一桶水,自己的土方法若是不见成效,就要找了解孩子的大夫开方子。

总之,孩子是自己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大家都懂,孩子的学习关乎他们的前途和未来,也关乎着一家人未来的的幸福。在孩子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够给予最大的关心关怀,为他们提供更优越、更轻松、更舒适、更和谐的家庭环境和人文养料。同时,“家长优秀了,孩子才优秀”,家长更要提升自我,最终让之成为孩子的收获。

襄阳四中《非常时期居家学习》系列将陆续跟大家见面!

来源:办公室、教务处  策划、报道:张德平  审核:刘明国、张臣


 
Baidu
map